首页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

[金朝]:元好问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鉴赏

  这首诗回顾了宋诗的发展,批评苏黄后学抛弃欧、梅关注现实、平易自然的诗风。宋太祖到仁宗(960-1063)约100年时间里,文坛上总的倾向是承袭晚唐余风,内容单薄,文风华靡。尤以取法李商隐的西昆体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专门模仿李诗的艺术外貌,只注重音节铿锵,辞采精丽,又喜用典故,力图表现才学工力。这种诗风一直到北宋中的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从理论到实践上继韩柳提倡古文进行诗文革新才得以扭转。因此元好问称“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指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诗人(其诗歌成就及流弊参看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首)。“金陵”是指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公之治经尤尚解字,末流务为新奇,浸成穿凿。朝廷患之。诏学者兼用旧传注,·····于是学者皆变所学,至于著书以诋公之学者,且讳称公门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的一些著作被朝廷禁止,不少门人亦讳言是其门人,所以元好问说“讳学金陵犹有说”。但是苏黄后学、江西诗派不注重思想内容,一味求奇求变,连欧阳修、梅尧臣都废而不学,元好问责问批评了这种风气。

元好问简介

唐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 元好问的诗(549篇)

猜你喜欢

流泉引

宋代李复

泉涓涓兮出重出,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题赠陈宪副白主新筑

屈士煌

卜居占尽湖山胜,如此幽晖画不如。海岳何尝秘精采,烟云长得润图书。

窗虚淡淡笼花气,人静迟迟见道馀。乐在忘言谁得会,主人非我我非鱼。

六言绝句四首 其三

林占梅

怪石清流回绕,奇花瘦竹回遭。有此閒情不领,肯与傀儡争高。

夏日楼居漫兴二首 其二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闲似隐居。苦吟迟得句,倦读卧看书。

山色凭阑外,花香退食余。老亲身更健,千里寄双鱼。

野望

近现代曹敏

芳草郊原极望迷,武陵何处是清溪。春花憔悴惊风雨,野市萧条泣鼓鼙。

虎入平阳烟景改,尘生沧海暮云低。谁销天下兵戈气,化作晴空五色霓。

次韵昌甫闻予过仲益见寄

宋代韩淲

离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处处花。幽讨既寻泉水矣,傍搜岂忘月轩耶。

翁留觞酌时煨栗,友为炉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间馀事我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