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清代]:郑板桥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村居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树木笼罩在迷朦的烟雾之中,乌鸦在鸣叫,宿雨初霁,残云旭日辉映成霞。

东风已经吹绿了早春的春草,小雨天气早晨仍然感觉到寒意。

村里小船上的人隔着烟雾在呼唤自家的鸭子,酒家沿着河岸扎着篱笆。

长久以来远离尘嚣,不要让江涛之声传入遥远的水村。

注释

溟潆:模糊不清。湿云:雨后云。

先春:早春。后夜:指早晨。

深居:谓远离尘嚣之世。远沙:远村。江南水村多以“沙”命名。

郑板桥简介

唐代·郑板桥的简介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 郑板桥的诗(1篇)

猜你喜欢

秋日王屋道中五首 其一

明代薛瑄

崎岖连日太行中,王屋名存县已空。济水难寻潜地脉,天坛遥见出云峰。

黄花夹道开清露,红树漫山醉晚风。处处登高重回首,客怀秋思浩无穷。

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

唐代耿湋

昔随刘越石,今日独归时。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
荒庭增别梦,野雨失行期。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金刚随机无尽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宋代释印肃

小法勿贪焚,无二亦无三。

唯此一事实,何用广言谈。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昼锦

明代孙之獬

石头王气藉公扬,突尔县车鬓未苍。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黄。

勒名鼎上虫鱼瘦,赐浣湖中烟月长。只恐东山栖不稳,九州转运苦戎羌。

仲春入直四首 其二

元代周伯琦

草芽未绿柳先黄,曲槛重门辇路长。冰雪初销流禁禦,羊沟又见水汤汤。

次韵昌叔咏尘

宋代王安石

尘土轻飏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超然祇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