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黁公诗后(并叙)
[宋代]:苏轼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
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
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
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
宗祥言其异事甚多。
作是诗以识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天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過加祿鎮南二十五裡大許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見壁上有幅紙題詩雲:滿院秋光濃欲滴,老僧倚杖青松側。
隻怪高聲問不應,瞋餘踏破蒼苔色。
其後題雲滏水僧寶黁。
宗祥謂餘,此光黃間狂僧也。
年百三十,死于熙甯十年,既死,人有見之者。
宗祥言其異事甚多。
作是詩以識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謂之戒和尚雲。
黁公昔未化,來往淮山曲。
壽逾兩甲子,氣壓諸尊宿。
但嗟濁惡世,不受龍象蹴。
我來不及見,怅望空遺躅。
霜顱隐白毫,鎖骨埋青玉。
皆雲似達摩,隻履還天竺。
壁間餘清詩,字勢頗拔俗。
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王恭
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为报琅玕应结子,荒山秋晚凤凰饥。
蜻蜓轉逐斷香飛,歌鳥殘春聽漸稀。為報琅玕應結子,荒山秋晚鳳凰饑。
明代:
张煌言
妒妇死津头,津亦名「妒妇;」少女相经过,风雨不得渡。
或为蓬垢颜,窃恐逢彼怒。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
妒婦死津頭,津亦名「妒婦;」少女相經過,風雨不得渡。
或為蓬垢顔,竊恐逢彼怒。古雲粥倉庚,可以療此痼;
清代:
夏孙桐
竹林花萼尽英耆,入洛行窝又一时。各有声名传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极占星聚,雅集西园入画宜。乡望家祯成国故,从来此会独标奇。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祯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标奇。
近现代:
陈三立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
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
寄命湖船帶夢遊,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