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方恪的诗 > 玉烛新 壬申秋夕

玉烛新 壬申秋夕

[近现代]:陈方恪

东邻初剥枣。又片叶琤霄,乱蛩催晓。海涯倦旅新来瘦,万里西风毷氉。

关山笛弄,感弃国秋蓬年少。抛不断、惟有相思,随人总如芳草。

当时俊约珍盟,甚路隔仙源,信沉青鸟。岁华电埽。

空赢得、镜里吴霜侵早。玄都再到。尽打叠、刘郎愁稿。

眠未稳、惊起寒枝,啼乌夜绕。

陈方恪简介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 陈方恪的诗(135篇)

猜你喜欢

布袋和尚赞

宋代李之仪

盛着底是病,拈出底是药。众生以相见我,却道风狂颠错。

秋来叶落归根,春去鸟啼花落。只这便是生涯,说甚重重楼阁。

下皋俱乐亭扁 其十

明代黄仲昭

潇洒林亭仅数椽,包罗风景迥无边。夜来微雨兼秋至,彻骨清寒疑欲仙。

梦园菊离离起而有感

明代佘翔

白水塘边旧草莱,十年三径锁苍苔。寒花解得人归意,昨夜分明入梦来。

山林乐四首 其二

宋代俞德邻

山林何所乐,佳兴四时同。琴罢庭留月,酒残松度风。

鹤归苍汉外,猿叫碧萝中。却笑磻溪叟,区区理钓筒。

登女郎台

宋代穆修

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闲云鬓叶轻。

莫把姑苏远相比,不曾亡国祇倾城。

夏雨不绝柬张蜀望

明代杨慎

南滇六月朱夏凉,叠叠云岚浮晓光。林花含笑远天静,江草唤愁终日长。

阑风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乡。城隅隔手不相见,车马经过淋潦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