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

词语解释
茅庐[ máo lú ]
⒈ 茅舍;草屋。
英thatched cottag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茆庐”。草屋。
引唐 张籍 《送韩侍御归山》诗:“新结茆庐招隐逸,独骑驄马入深山。”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
明 刘基 《崇福寺俦上人看山楼》诗:“为爱山中世事疎,看山终日坐茅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此非安乐乡。幸老夫来,可从去,茅庐可以下榻。”
苏曼殊 《遁迹记》:“嗣余忽醒,身卧茅庐。”
国语辞典
茅庐[ máo lú ]
⒈ 草屋。
引《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分字解释
※ "茅庐"的意思解释、茅庐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2.他一再来请你到学校主持教务,真有三顾茅庐之诚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3., 遥想当年,初出茅庐,时空浩瀚,飘渺烟云,往日情,旧时爱,一切浮华尽甘其味;功名尘土,星月交辉,快意江湖如今烟灭灰飞;放眼望去,羽翼渐丰,棱角荡然无存。
4.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大名鼎鼎,智慧锦囊的作用不可限量,他让困境中的刘备惊喜若狂。
5.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6.小明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料事如神的本事,就初出茅庐的小书童。
7.他与自己设想的人生完全背道而驰,他想起了诸葛亮,他本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是三顾茅庐,他还是出山了,从而造就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这个问题对初出茅庐的首相鸠山由纪夫越来越重要。
9.这个初出茅庐的放逐之后的会众很快就被新一代的新问题和旧罪所牵绊,但这不应该削弱他们作为当今信徒们榜样所带来的力量。
10.他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果是英雄出少年!
相关词语
- xiāng máo香茅
- máo dùn茅盾
- sān gù cǎo lú三顾草庐
- máo cǎo茅草
- liè tǔ fēn máo列土分茅
- lú shè庐舍
- fēn máo分茅
- bān máo班茅
- lú zhǒng庐冢
- lú jǐng庐井
- wō niú lú蜗牛庐
- máo péng茅棚
- diàn lú殿庐
- tuán máo团茅
- cí máo茨茅
- yā máo鸭茅
- tián máo田茅
- zhǒng lú冢庐
- máo pú茅蒲
- lú fù庐阜
- wō lú蜗庐
- qīng máo青茅
- shì lú室庐
- lú jiǔ庐九
- qián lú灊庐
- jié máo结茅
- yuán lú园庐
- máo lǐng茅岭
- zhāi lú斋庐
- lú shān huì yì庐山会议
- máo fáng茅房
- jǐng lú井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