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è

碧血


拼音bì xuè
注音ㄅ一ˋ ㄒㄩㄝˋ
词性名词

碧血

词语解释

碧血[ bì xuè ]

⒈  为正义死难而流的血,烈士的血。

blood shed in a just cause;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碧血”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庄子·外物》:“萇弘 死於 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元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明 边贡 《谒文山祠》诗:“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
清 魏麐徵 《于忠肃祠》诗:“丹心纵死还如铁,碧血长埋未化燐。”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三章:“今后自当努力报国,洒碧血于疆场,为国家民族尽孝。”

⒉  指为国牺牲的精神。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题山阴何奕美小像》词:“传家碧血,怕听子规啼夜月。”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序》:“歌以当哭,留碧血於他年;古直作今,续骚魂於后代。”

国语辞典

碧血[ bì xiè(又音)​bì xuè ]

⒈  碧色的血。语本后比喻为正义所流的血。元·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庄子·外物》:「苌宏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英语blood shed in a just cause

法语sang versé pour une cause juste, fidèle jusqu'à la mort

分字解释


※ "碧血"的意思解释、碧血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首气节壮烈、豪气遏云的《碧血长恨歌》歌罢,山下仍是杀声连连,此处却静如死寂。

2.因而永远有数不尽的人物,或青史留名,或默默无闻,以碧血丹心,摹绘民族大义;永远有道不完的历史,或关山难过,或峰回路转,以黄沙忠骨,镌刻爱国激情。

3.“华星秋月璀璨人生风范长存,碧血忠魂潜心法治鞠躬尽瘁”。

4.苌弘是东周大臣,因忠义蒙冤,相传死后其血化为碧玉,这就是成语“碧血丹心”的由来。

5.“四保临江”纪念馆位于猫耳山脚下,凝聚着革命英烈碧血丹心铸就的民族之魂,浓缩了临江老区人民踊跃支前,拥军优属,参军参战的光荣历程。

6.“碧血忠魂潜心法治鞠躬尽瘁,华星秋月璀璨人生风范长存”,挽联下,人们眼噙热泪……一位法官叹息:“这世间真有楷模,让我辈有所皈依……”。

7.(见文公直《碧血丹心大侠传》)据史籍记载,禅宗始祖达摩只传《洗髓经》与《易筋经》,未曾著有《武道》。

8.桃李满园竞芳菲,碧血丹心写未来!

9.碧血丹心,铁骨柔情,跨马横刀,方显男儿英雄本色!红袖添香,一笑倾城,温柔一击,展尽红颜绝代风华!更多精彩尽在。

10.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