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ǒshī

裹尸


拼音guǒ shī
注音ㄍㄨㄛˇ ㄕ

繁体裹屍

裹尸

词语解释

裹尸[ guǒ shī ]

⒈  包裹尸体。

⒉  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引证解释

⒈  包裹尸体。

《太平广记》卷一〇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宋参军》:“以毡裹尸,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不胜秽积。”

⒉  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参见“裹尸马革”。

南朝 梁 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清 沉涛 《柳河川吊常开平》诗:“裹尸便当角巾归,为尔临流一慟哭。”

国语辞典

裹尸[ guǒ shī ]

⒈  包裹尸体。

南朝梁·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分字解释


※ "裹尸"的意思解释、裹尸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

2.好男儿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第一款虚拟网游攻城掠地横空出世,融和了无数文明的结晶,一个虚拟真实的世界,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力。

3.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4.民族精神不仅仅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也不仅仅是金戈铁马,马革裹尸滴中。

5., 在抗战期间,无数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6., 我宁可马革裹尸,也不愿忍辱偷生。

7., 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8.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班超父子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投笔从戎”的事迹感人之深,鼓舞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裹尸马革、投身开发、保卫祖国边疆的宏伟事业中去。

10.他为国鞠躬尽瘁,燕然勒功,经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国家终于恢复治安,他真是死而后已啊,但他死后被人陷害,马革裹尸,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