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格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出处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zhī gé wù
注音ㄓˋ ㄓ ㄍㄜˊ ㄨˋ
感情致知格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格物致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斗筲之人(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的意思解释、致知格物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论长说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