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仰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例子清·方履钱《拟嵇叔夜<琴赋>》:“驷马仰秣,游鱼叠浪。”
基础信息
拼音sì mǎ yǎng mò
注音ㄙˋ ㄇㄚˇ 一ㄤˇ ㄇㄛˋ
繁体駟馬仰秣
感情驷马仰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释)
- 连篇累牍(意思解释)
- 大显身手(意思解释)
※ 驷马仰秣的意思解释、驷马仰秣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经帮纬国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