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魄散魂消魄散魂消的意思
sànhúnxiāo

魄散魂消



魄散魂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魂飞魄散”。

出处元·张鸣善《普天乐·赠妓》:“口儿甜,庞儿俏……引的人魄散魂消。”

例子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5回:“管贤士一见杜伏威走到,惊得魄散魂消,正待往窗外逃生,被杜伏威拦腰一斧砍倒。”


基础信息

拼音pò sàn hún xiāo

注音ㄆㄛˋ ㄙㄢˋ ㄏㄨㄣˊ ㄒ一ㄠ

感情魄散魂消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惊恐。

近义词魄散魂飞、魄消魂散

英语be half dea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魄散魂消的意思解释、魄散魂消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物尽其用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自我批评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野没遗贤 见“野无遗贤”。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敲诈勒索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量能授官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欺人自欺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壮心不已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