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文奋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出处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例子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奋武。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基础信息
拼音kuí wén fèn wǔ
注音ㄎㄨㄟˊ ㄨㄣˊ ㄈㄣˋ ㄨˇ
繁体揆文奮武
感情揆文奋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动声色(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揆文奋武的意思解释、揆文奋武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