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下愚的成语故事


上智下愚

拼音shàng zhì xià yú

基本解释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暂未找到成语上智下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上智下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势不可当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齿牙为祸 《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物阜民安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日日夜夜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