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军杀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出处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军者,有覆军杀将者。”
例子宋·曾巩《与孙司封书》:“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
基础信息
拼音fù jūn shā jiāng
注音ㄈㄨˋ ㄐㄨㄣ ㄕㄚ ㄐ一ㄤ
繁体覆軍殺將
感情覆军杀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眼泪洗面(意思解释)
- 有两下子(意思解释)
- 残花败柳(意思解释)
- 铁郭金城(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覆军杀将的意思解释、覆军杀将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惨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