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策决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策:策问;科:等第。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指应试取中。
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例子金·董结元《西厢记》第六卷:“我当发策决科,策名仕版。”
基础信息
拼音fā cè jué kē
注音ㄈㄚ ㄘㄜˋ ㄐㄩㄝˊ ㄎㄜ
繁体發筞决科
感情发策决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应试取中。
近义词金榜题名
反义词名落孙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实至名归(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发策决科的意思解释、发策决科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过尔尔 |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
忧喜交集 |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